“10種傣藥人工種植產業化示范基地”成功駐大渡崗項目基地
2015-07-25
傣藥產業是西雙版納州大力扶持的重點,傣藥材生產的直接原料一直來源于野生藥材。由于近年來,隨著大面積的橡膠、茶葉和香蕉等經濟作物的大面積種植,除草劑等農藥的無節制使用,傣藥資源遭到了毀滅性的破壞,儲量日漸減少,有的品種甚至瀕臨滅絕,嚴重影響了傣藥的生產,影響傣醫臨床藥材的供應。為了保障傣醫藥的正常發展,保證傣藥的可持續利用,保護資源,開展傣藥材的人工種植勢在必然,為此,西雙版納州傣醫院與云南湄公河生物科技強強聯手,決心在大渡崗基地打造“10中傣藥材人工種植產業化示范基地。”10種傣藥分別為:野蘆谷、青牛膽、白花丹、九翅豆蔻、山大黃、絞股藍、燈臺葉、腎茶、竹葉蘭、蘿芙木。


建立傣藥材種源基地是推廣傣藥材人工種植的基礎,基地可為傣藥材野生種苗進行收集與保存,人工種植技術研究,提供種苗等提供技術支撐,是對傣藥材產業化種植,帶動當地農民增收,保障傣藥可持續利用和發展的重要舉措。傣藥專家們此次實地視察項目基地,又再次全面、完整的查看了傣藥的生長情況,相信在專家的關心指導下,傣醫藥在我們的基地將茁壯成長,為促進人類健康做出了重要貢獻。